【西荷─明鄭時期】
基隆,最早出現在文獻中。可以上溯到明代嘉靖年間(1522一1566),當時的地理書籍便已出現「雞籠山」、「雞籠嶼」等名詞。從相關描述來看,所指的應該就是今天的基隆附近。

【西班牙統治時期】
16世紀後,漢人已在台灣北部一帶從事貿易,在明鄭之前,社寮島〈今和平島〉,就是重要的國際貿易點。這一時期裡,荷蘭與西班牙為了爭奪東方通商的霸權,正展開一場惡鬥。1624年,荷蘭人在台南安平建築熱鬧遮城,並打擊以菲律賓為基地的西班牙人,壟斷海上的利益。1626年西班牙派出遠征隊從呂宋出發,在社寮島登陸。在島上西南端修築「聖薩爾瓦多城」 ,並在高地構築堡壘護衛基隆港。當時社寮島和對岸大沙灣附近都有原住民和漢人市街,基隆與海外來往頻繁,一度成為華南與馬尼拉的貿易中心,曾有22隻滿載貨物的西班牙商船同時進港的熱烈景況。

【荷蘭統治時期】
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分據台灣南、北兩地的時間並不長。由於國際貿易情勢的轉變,加上來台西班牙人水土不服,因此從1635年起西班牙人便開始撤離駐兵,準備專心經營菲律賓。1642年,荷蘭人北上攻佔社寮島後,將「聖薩爾瓦多城」改名為「北荷蘭」,而將附近高地的堡壘取名「維多利亞」,並派兵駐守。大體而言,荷蘭時期對台灣北部的經營,與西班牙人一樣,都採取重商主義,注重的是貿易利益,除組隊探勘金、煤之外,幾乎毫無建設可言。1661年,鄭成功率軍驅逐台灣南部的荷蘭人。1668年,鄭再派水陸軍討伐北部的荷蘭人,結果荷人不敵,終於依依不捨的離開台灣,據說臨去之前,曾在社寮島的岩洞內刻字留念,後來被稱為「番字洞」可惜今日字跡已因風化而不復得見了。

【明鄭時期】
台灣開發的重心主要在南部.基隆雖屬良港,卻始終居於邊陲地位。當時,由於清廷採取海禁政策,因此號稱軍事要塞的基隆,實際上卻成為海上走私和海盜逃亡棲息的據點。另一方面,基隆也是官府流放罪犯的地方,鄭便曾將降清將領的家眷百餘人流放到此。此外,便只有一些漁民,隨著季節來此捕魚,或與原住民交易了。

【清領時期】
清康熙22年(1683),台灣納入清朝版圖,當時主要政經中心仍在台南一帶,基隆地區仍是荒煙一片,草昧未開,僅有原住民和極少數漢人來往、定居其間。

※市街興起:
大約在康熙中、晚期,漢人開始從淡水、八里等地登陸,移墾台北盆地。到了雍正元年〈1723〉,始有福建漳州人由八里移居基隆牛稠港、虎仔山〈今中山區中油油庫附近〉一帶,並在基隆港南岸比達崁仔頂街〈今仁愛區新店里〉,成為基隆市街的源起。乾隆年間,陸續又有新店街和暗街仔街〈今仁愛區新店、文昌里附近〉的形成,市街逐漸繁榮,移民也逐漸多起來。嘉慶年間,基隆的開發進入繁盛時期,此時台北盆地大致都已開發,隨著宜蘭平原的開墾,從基隆經三貂嶺進入宜蘭的道路打通,基隆交通地位日漸重要。

※漳、泉械鬥:
基隆的移民日增,其中以來自福建漳、泉兩地者為多。漳州人移民較早,人數多,大部分居住在港口附近;泉州人來得較晚,因此聚集在基隆河沿岸的七堵、暖暖等傍山地區。台灣大多故的港口均以泉州移民為主,基隆卻是漳州人較多,這是比較少見的特色。不同族群間往往因農田境界或灌溉渠道而發生衝突,最後演變成大規模械鬥。其中又以咸豐年間,延續將近10年的漳、泉械鬥最為激烈,死傷動輒數百人,今天安樂區的老大公廟,就是用來安葬當年械鬥身亡者骸骨的。

※礦產的開發:
從清中葉開始,基隆的發展極為迅速。除地理條件之外,主要與其礦產有密切關係。基隆河流域不但產出沙金,且蘊藏豐富的優質煤礦。17世紀以來,列強早已覬於多時。荷蘭人曾計劃採金;西班牙人更已動手開採仙洞附近的煤礦。鴉片戰爭之後,中國開放通商,外國船隻東來者日多,基隆位於東南亞航運的中繼地位,加上盛產汽船所需的煤炭,因此更加引起國際間的主視。1860年,根據北京條約,淡水正式開港,成為通商口岸,並以基隆為副港。在列強環伺之下,清廷重新檢討「煤禁」政策,最後決定准許開採。基隆因港口之利,加上礦產豐富.重要性日增。

※砲台、鐵路與港口的興築:
光緒元年〈1875〉中日牡丹社事件過後,清廷有感於外患日亟,台灣地位重要,治台策略方趨積極。同時,將前此一直沿用的「雞籠」名稱,改為「基隆」,以取其「基地昌隆」的吉祥意義。光緒10年。中、法因越南問題爆發戰爭,法軍佔領基隆長達8個月,清廷派劉銘傳率軍。奮力抵抗,雙方多次交鋒,勝負互見。戰爭拮束後,台灣建省,劉銘傳調任台灣巡撫,著手推動新政。由於基隆港周圍的砲台大多毀於中法戰爭.我清廷乃興修炮台、添購槍砲,強化防禦能力。今仍留存下來的,有海門天險和獅球嶺砲台。而白米甕砲台和大武崙砲台至遲也在日治時期初具雛形。另外,當時淡水港因日漸淤淺,不敷使用。基隆的天然港灣乃受到劉銘傳的重視,除調整行政區域,將基隆升格為廳,下轄基隆、金包里、三貂、石碇4堡之外,更籌劃興築鐵路和港口,以使其成為新省會台北的出海口。光緒17年由台北大稻埕經松山,南港、汐止、八堵,鑿穿獅球嶺隧道通抵基隆的鐵路完工通車。配合鐵路進行的築港工程也在板橋林表的資助下積極進行。可惜劉氏隨即於該年去職,繼任者盡撤新政,築港工程也停頓下來,基隆港遂無法充分發揮其功能。

【日治時期】
1895年5月底,日本根據馬關條約接收台灣。日軍從澳底登陸,6月3日進入基隆市街,並與獅球嶺的反抗軍在滂沱大雨中展開攻防戰。結果反抗軍內鬨,日軍趁虛而入,基隆全部淪陷,也為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拉開了序幕。

※積極建港:
日人佔領台灣的第1年,基於戰略和經濟上的考慮,積極籌劃基隆築港工程。1899年正式動工,其後計劃不斷擴張,直到1944年間,共分5期進行建港計劃。主要工程內容可分為兩部分,一方面是將原本曲折的港灣及河流截彎取直,提高港區土地利用價值,並將流經港區的河流開浚成運河,直通海港,兼具運輸功能;其次則是浚深海域,增設碼頭及起重裝卸設施,讓萬噸以上的船舶得以進泊。

※全台首要貿易港:
1908年,縱貫錢路全線貫通,加上築港工程展開.使得基隆迅速崛起,1916年後,貿易額已超過淡水.成為台灣最三要的港口。此外,基隆更是國內外旅客進出台灣的最重要門戶。漁、煤業生產激增,進出口暢旺、商旅的往來,在在帶動基隆工商業的繁榮發展。

※市政建設:
同時。日本政府也積極展開基隆的市政建設。陸續完成自來水、電燈、郵電、鐵路等基礎建設,並籌辦「市區改正」事宜,除了將既有狹小的零亂街道,作有系統的拓寬、整建外,為了容納激增的外來人口,其發展方向,也由港區市街朝田寮河兩岸,乃至基隆河沿岸的八堵、暖暖等地不斷延伸。1924至1931年,由於街市的發展、港灣的擴建,基隆升格為「市」,市區地名全部改訂。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基隆市貌,大致是在這時候奠定基礎的。1930年代,基隆已經從日治初期人口不及萬人的小城鎮,迅速發展為一個燈紅酒綠,輪船巨舶、水手船員充斥的大港都了;當時人口8萬多人,僅次於台北、高雄、台南,成為台灣第4大城市。

※毀於戰火:
1941年,太平洋戰爭爆發.基隆由於其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,在大戰末期,首當其衝,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,港區幾成廢墟,全市一半以上建築被毀,近半世紀的建設,幾乎得重新開始。

※戰後時期:
民國34年台灣光復,慘遭轟炸的基隆,不但市區斷壁殘垣。滿目瘡痍,就連港區也是彈痕纍纍,瀕於癱瘓。據估計,當時光是被炸沈在港內的大小船隻就多達150餘艘。

※港口擴建:
光復後,在基隆市政府與港務局的合作下,基隆港的重建工作逐步展開。經過4年的慘淡徑營,港區大致恢復舊觀。此後並隨著台灣經濟起飛,積極擴建東岸、外港碼頭和對外的交通網路。由於台灣北部人口眾多,產業發達,連帶使得以此為經濟腹地的基隆港營運業務蒸蒸日上,港埠設施日趨完善。到了民國73年時,已經躍居為世界排名第7的貨櫃港了。

※港都新貌:
除港務蓬勃外,基隆本身的發展也與日俱進。戰後,原屬台北縣的七堵鄉劃入轄區,並分劃出暖暖區來,形成今天的行政區域面貌。由於是軍事要港,加上隨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陸人士定居。四處林立的「眷村」就成為基隆社會的一個新特色。民國50年代以後,隨著礦業、漁業的發達,也有為數不少的原住民從東部遷徙到基隆來,聚居在八尺門、安瀾橋、五堵、暖暖等地。上述兩者都為基隆的多元族群發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基隆山多地狹,為了因應迅速增加的人口,不僅填海造地,同時也開發山坡地,發展新市區。在工商業方面,影響基隆開港至鉅的礦業,從60年代以後逐漸沒落,取而代之的是食品加工、機械電子等產業,六堵,大武崙工業區的開闢,正說明了這一發展趨勢。伴隨港口興起的貿易行、報關行、貨運行及委託行則構成了基隆商業的特色;直到今日,基隆港的貿易地位雖已下降,但是其進出口貨物的價值卻仍穩居台灣第1位,可說是台灣最有身價的港口。

【參考資料:基隆市政府】